结节性红斑:亦可发生对称性分布的皮下结节,但结节多局限于小腿伸侧,不破溃,3~4周后自行消退,愈后无萎缩性疤痕。全身症状轻微,无内脏损害。继发于其它系统性疾病(如白塞病等)者,则伴有相关疾病的症状。病理表现为间隔性脂膜炎伴有血管炎。
结节性红斑(脂膜炎症性疾病)
结节性红斑
为真皮深部及皮下脂肪组织(脂膜炎)的炎症性疾病,其特征是有疼痛的红色结节,主要是在胫前区,但有时亦会患于臂部或其他区域。
在成人中,链球菌感染和结节病是最常见的原因,但在儿童中,结节性红斑主要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,特别是由链球菌.较少见的原因(地方病区域除外)包括麻风,球孢子菌病,组织胞浆菌病,原发性结核,鹦鹉热,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及溃疡性结肠炎.本病亦可为对药物的一种反应(磺胺类,碘盐,溴盐,口服避孕药).
像碰伤一样,结节逐渐由粉红转变为紫蓝色至棕色.常有发热和关节痛,但肺门淋巴结炎较少见.本病最常见于年轻成人,可反复发作数月至数年.长期追访系统性感染或一种诱发药物可能是需要的.在很多情况中未能确定病因.实验室检查血沉加速是极常见的.
治疗:
为了减轻疼痛,临床休息是有帮助的.如疑有链球菌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疗(如青霉素治疗至少1年).如果症状严重而又没有证明存在潜在性的感染或药物原因,服用阿司匹林有效,但皮损常复发.如损害只有少数几个时,皮损内注射醋酸去炎松(2.5~5mg/ml)可使症状缓解.另一可供选择的疗法为碘化钾300~600mg/d连续服8周.皮质类固醇激素常仅能控制损害,可能会掩盖潜在性的系统性疾病。
结节性红斑:亦可发生对称性分布的皮下结节,但结节多局限于小腿伸侧,不破溃,3~4周后自行消退,愈后无萎缩性疤痕。全身症状轻微,无内脏损害。继发于其它系统性疾病(如白塞病等)者,则伴有相关疾病的症状。病理表现为间隔性脂膜炎伴有血管炎。
|